“同志”從不單指同性戀,“同志”是擁有相同志向的人民群眾!
《同志之聲》微雜志正在強烈譴責汪海林貶低性少數群體,起因是汪海林聲稱“早年間北京爺們兒流行打兔子”,聊聊個人看法。
首先我完全尊重任何人勇敢做自己的權利,如何性少數群體遭遇霸凌暴力,我支持受害者直接報警或訴諸于法律手段維權,相信大家也都愿意站出來說句公道話。但有一點咱們還是要說清楚,公眾聲援受害者的立場并不是基于受害者的性別或性向,而是基于最為樸素的社會道義。受害者獲得社會面支持的根本原因也不是自身性別或性向與眾不同,而是因為在當代中國只要是個人,他就有免于被壓迫的天然權利。
《同志之聲》支持性少數群體在公共場所到處打旗,這一點我不敢茍同。國外很多地區性少數群體曾遭遇大量迫害,至暗時刻性少數群體只要公開性向便會牢底坐穿,甚至有可能因此喪命,步入當代這才激起政治正確猛烈反彈。但咱們中國完全沒這些負面政策包袱,無論你是什么性別或性向,只要你遵紀守法堅決一視同仁。此時如果性少數群體還要在公共場所到處打旗,那就不是為了平權,而是為了通過此類宣傳手段去給別人施加影響。每個人都勇敢自己,但是不要去影響別人,執意影響別人勢必會引發公眾反感。
最后《同志之聲》這雜志名還是改改吧,“同志”一詞的當代注腳應該是擁有共同理想信念并愿意攜手奮斗共創未來的廣義人民,大家不分高低貴賤互相稱呼同志。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這個詞變成了暗指性少數群體的稱謂,你要是在小圈子里私下這么說誰也沒法干涉,但公共發聲場域如此起名確實會消解詞語原意,引發年輕人認知混淆。
此帳號運營者聲稱“語言隨時代變化而豐富含義”純純就是強詞奪理,你們官微簡介明晃晃寫著“促進公眾對同志群體理解認同”,這難道不是赤裸裸地歪編混用嗎?你們干脆大大方方改名叫“同性戀之聲”或者“性少數群體之聲”就好,這事兒沒什么可回避的。
還有就是不必強求普通公眾理解認同,大家能做的就是不歧視享平等。別搞國外政治正確那一套,我說句實在的,這年頭普通人之間很多時候尚且做不到理解認同,憑什么要求公眾就一定要理解認同你們?井水不犯河水,大家互相之間保持尊重就得了,少聊一些主義,多做一些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