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性戀“粉紅經濟”:有出柜,就有市場
去新西蘭結婚吧,帶上你的同志愛人!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新西蘭正在吸引著中國國內的同志目光,她們明白這種儀式感十足的婚姻并不能得到中國法律的認可,但仍愿意將此看成對感情的承諾。更為關鍵的是,同性戀群體比普通人群更愿意為不菲的開支埋單。
身為女同性戀的武文青除了感同身受,她也看到同性戀人群尚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她的另外一個身份是上海初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場負責人,這家公司正在和旅行社合作,推出自己的相關旅行線路。一直以來,這個特殊人群的消費需求都沒能得到釋放,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消費需求如冰山浮出水面。
嗅覺靈敏的資金洶涌而來,多家提供同性戀線上交友服務的公司已經得到天使資金的投入。這將加快催熟這個之前被冷落的市場,得到融資的公司正在開始一場卡位站。初生網絡旗下的APP熱拉及其競爭對手拉拉公園等都希望最先聚沙成塔,將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女同們歸集到自己旗下,因為最終提供類似服務的公司經過廝殺后“最多將只有兩家”。
粉紅生意經
在上海靜安區江寧路的一家咖啡店里,李娜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對面而坐。她開朗而健談,絲毫不介意談起自己的女同性戀的身份。
經歷了性別意識的覺醒和最初的恐慌,如今別人的眼光早就不大在意,但煩惱自然是有的。“不知道父母會有什么反應”,她這樣表達對于出柜(向外界公開自己的同性戀身份)的擔心。一直對父母隱瞞性取向的李娜今年26歲,“幸虧爸媽還沒有逼婚”。
面臨同樣困擾的人規模龐大。盡管學界和調研機構沒有就總人口中的同性戀比例達成一致,但5%左右可能是比例的下限。照此計算,中國的同志人數可達7000萬,半數為女性。移動互聯網時代,垂直交友服務商試圖滲透這個龐大群體,從中開拓出一條可行的商業路徑。
“熱拉”和“拉拉公園”這樣專門為女同性戀群體設計的交友APP應運而生。壓抑的情感一旦找到出口,其勢驚人,目前這兩款上線時間不長的產品均已聚集了以百萬計的用戶。而為男同性戀設計的交友APP“blued”號稱已經凝聚了1500萬的用戶。李娜就是熱拉的使用者和粉絲,像是經過孤單的跋涉,萬水千山后“找到了組織”。
這種類似情感的依賴,是熱拉等產品維系用戶黏性的必要因素,對于女性用戶尤其如此。即便在同志的世界里,男性也被認為是更容易“沾花惹草”。“男同的手機里可能安裝了多款交友軟件,而女同則不那么花心”。身為男同性戀的魯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初生科技的CEO,正是這家公司運營著熱拉這款APP產品。
實際上,初生科技正式成立僅半年時間,而最初嘗試做一款服務于女同性戀群體的交友軟件則可追溯到兩年前魯磊與現公司技術負責人鄧彬彬的業余嘗試。如今,算上市場負責人武文青,這家初創的公司已經有11名正式員工。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第一次約訪上述三位主要負責人的時候,他們正忙著招聘第七位工程師。彼時,這家初創公司將自己安置在上海浦東的一家民宅里,取其租金便宜;采訪完成后不久,他們完成了搬遷,在上海的南京西路旁的一個創業園區扎下營寨。
從最初的兩桿槍,到今天的百萬級用戶規模,初生科技發展可謂快速。這得益于創投的進入,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催熟了中國的“粉紅經濟(pink money,指同性戀群體的經濟行為)”。
資金潮涌
2014年7月,魯磊和鄧彬彬放棄原來的工作,開始全身心投入到初生科技APP產品的開發。外部資金的投資,使得兩個人暫時沒有了后顧之憂,當年七月份初生科技獲得天使投資人王忠平的100萬人民幣資金;短短的五個月后的2014年12月份,信天創投和亞商資本聯合投資的數百萬美元的pre-A輪融資也到了賬上。
對于絕大部分的同性戀社交類創業公司而言,2014年是一個融資的好年份。
與熱拉定位類似的拉拉公園2014年1月上線,當年的6月獲得紅嶺創投100萬的融資,不久又獲得知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數百萬資金融資。
發展時間更長的男同交友服務提供商淡藍在去年獲得的融資規模更大,清流資本為其帶來了千萬美元的A輪融資。
“公眾和媒體對同志群體的了解越來越全面和積極,很多人認識到同志是完全正常的人群,出現了很多優秀人物,包括計算機之父圖靈、蘋果CEO庫克等。”服務于同志人群的移動社區ZANK創始人凌絕頂認為,這是ZANK獲得認可,并能拿到投資的一個重要原因。2014年7月,ZANK獲得聯創策源2000萬元A輪投資,即將開始準備B輪融資。
凌絕頂其實是一個用了多年的網名。這位資深網民說,2006年自己從清華畢業時,想在水木BBS上申請一個同性相關的版,但當時沒有如愿。水木BBS在當時既是北京高校學生的網絡聚集地,也是各種思想碰撞的舞臺。
社會對于同性戀群體的包容度正在提高。北京、上海和深圳這三個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也是熱拉和拉拉公園這樣的交友工具用戶的集中區域。據魯磊介紹,這三個城市占據其用戶總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社會風氣會越來越包容和開放,所以對于拉拉的容忍和接受程度會越來越強,拉拉群體在社會里的聲音和話語權也會越來越重要”,信天創投的合伙人蔣宇捷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解釋投資于該領域的原因,社會寬容度的提高將帶來拉拉群體“被壓抑的需求會逐步得到釋放”。
中國的同性戀人群確實展現了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旺盛消費能力。
據研究機構CMI所做的一項針對中國男女同性戀的調查,30%的女性及18%的男性在過去一年中有過至少一次的境外休閑旅游經歷。這一比例遠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中國國家旅游局去年12月發布的消息顯示,截至11月底中國出境旅游人數破1億人次。盡管其預計預計2014年全年出境游將達到1.16億人次,但這尚不及總人口比例的10%。
爭奪“同志”
也許是身處上海這個包容性更強的城市,接受記者采訪的數位女同性戀者大部分表示能承受陌生人異樣的眼光,但家人的看法仍是最大的在意。武文青說,最大的壓力仍是家人:大膽如她,也是在父母無意中知道她和女孩的親密互動后才公開其性取向。
在現實中,除了來自家庭或外界的壓力外,找到志同道合的情侶并不容易。或許恰是因此,讓提供類似垂直交友服務的熱拉和拉拉公園等產品有很強的客戶粘性。
熱拉目前的做法是,不但邀請使用其APP產品的女同性戀參與線下、線上活動,同時邀請那些能夠理解并支持孩子這一舉動的父母參與其中。
這些線下活動初生科技的現有用戶串聯起來,同時吸引那些“潛伏”的同類人群,以達到聚沙成塔的目的。
“拉拉群體注重生活品質,社區的高粘性高純度,這些基礎條件保證了the L(熱拉)后繼產生商業模式和收入的可能性非常大”蔣宇捷對記者表示。
目光所及,同性戀交往活動的“供應商”們不約而同的看到了旅行產品中蘊含的商機。但這其中可挖掘的市場機會到底有多大,各方仍不能確定。公益組織上海同志商務的負責人畢樂信認為,相較于美國,中國同志出柜的比例更低,這限制了專門針對這個群體的產品和服務市場的壯大。
以熱拉和MUG共同推出的女同性戀新西蘭結婚之旅為例,“愿意參加這樣的旅行的人,即便在同性戀群體中也是小眾中的小眾”,而且“做結婚旅游路線今后也不會是我們核心的(收入)部分”武文青說。
凌絕頂認為,不管是男同性戀還是女同性戀群體,專門針對同志推出產品的服務廠商仍不多,遠不算成熟。說到ZANK具體的具體盈利方向,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很希望和愿意為同志提供服務的商家做深度合作,比如同志旅游等。以旅游為例,ZANK此前有一個同志泰國旅游的活動,報名費就達到了6000元。凌絕頂說,同志群體的消費意愿是比較強烈的。
各個服務商之間還沒能看到誰跑的很遠,“互相還是你追我趕的狀態”魯磊說。中國到底有多少女同性戀,恐怕沒有準確的數字,魯磊認為這一群體接近3000萬。聚集用戶人氣,將這個群體中的大部分盡快聚攏在自己產品旗下是當務之急,而最終服務于該群體的垂直應用類產品將“剩下最多兩家”。